人民网
人民网>>强国新闻

“农”墨泼洒黑土地 富了一方百姓

——肇东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纪实

人民网记者 李慧
2016年12月14日15:37 |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小字号

  眼前的这块土地,是黑龙江省肇东市2013年土地整治项目第二标段的最大区域——四站镇东八里村。在皑皑白雪的掩映下,是纵横有序的“旱改水”田区,周边环绕着修建完备的灌溉、排水线路。据村书记高焕锁介绍,昔日的“东大荒”,如今已是内涝可排、有水可引的旱涝保收农田,农民的年收入也从1.5万元增长到不低于5万元,翻了三番。

  东八里村只是肇东市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建设中的一处缩影。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百分之六十的肇东,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畜产品生产基地。2010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3年,又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县。调结构、转方式、趟新路,肇东已经实现农田基础设施配套、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三个全覆盖,土地综合产能、农民人均纯收入两大提升,取得了改革与建设的双向突破。

  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从农业示范区向现代农业深水区挺进,肇东市一直在加速前进。

土地整治前的农田

土地整治后的高标准农田

  独创“5+2”模式 服务农村金融改革

  农民抵押物少、银行借贷资金发放风险较大,是农村金融改革面对的难题。肇东市副市长闫徳久介绍,肇东市专门对此开发了5种金融贷款新产品:质押信贷、权能抵押信贷、“金担农”、产业链相互担保和信用担保。同时,组建了两个新型金融组织,为各类主体融资约40.8亿元。

  于2014年12月11日正式挂牌营业的融达农村合作金融公司(以下简称融达),是黑龙江省首家农村合作金融公司,主要面向“三农”提供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已为全市“三农”项目累计投放贷款1.84亿元。

  宋站镇金利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当地规模较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流转土地多,但是符合金融机构贷款要求的抵押物件很少。2015年3月,春耕在即,该社负责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融达咨询贷款。融达对该社承包的土地、拥有的财产进行了认真核察,综合考量了社会信誉、在当地农民中的口碑以及政府部门的信用评价后,以土地预期收益为质押,利用国家惠农政策,辅之以农业灾害保险防范贷款风险损失,向其发放贷款500万元,成为创新定制、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的典型案例。

  据融达高级经济师、总经理张建武介绍:“这种贷款模式,突破了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管控的传统手段和措施,为进一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辟了新路径,受到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的广泛欢迎。”

  而另一项扶农、惠农的创举,是2013年成立的全国第一家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担保公司——茂源融资担保公司,有力诠释了“金担农”信贷模式。目前,该公司总体政策性担保融资能力增加至3亿元以上,累计为新型规模经营主体担保贷款3.46亿元。该担保公司经理李树义还表示,“农业一卡通”的新业务正在筹备中,届时农民将有机会享受到生产资料和生活物资的批发价格,并将担保公司年利润的百分之五反哺农民,为其承担社保、医保等服务。

  “这些创新的点子都是在不断碰撞中研究产生的,特别是商讨如何为银行‘想放不敢放’和农民‘想贷贷不着’牵线搭桥。”肇东市农业局局长张彦杰说。

  黎明镇俐江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曾因“想贷贷不着”犯难。据其理事长葛立江介绍:“当时,只能将库存商品做质押,最后顺利获得150万元贷款,更新了加工设备,实现了从2009年70亩到如今3000亩的农田规模,和年收益几万元到百万余元的质的转变。”

  农业局副局长尹才提到:“肇东的这些金融改革措施,让资金的需求端和供给端间的融合更紧密了,也有效提高了现代化农业水平,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金融的闭环式发展模式,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和农民收入,不仅解决了棘手的实际困难,也滋养了本土品牌,打造出很多响当当的地方名片。”

(责编:李慧、王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