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强国新闻

“2016美丽乡村行·聚焦清新福建美丽乡村”走进莆田:

后黄村:依托侨乡文化优势 创建宜居宜游美丽乡村

2016年12月13日15:00 |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小字号
黄氏宗祠,村里现存祠堂多以黄姓为主。(人民网黄玉琦 摄)
黄氏宗祠,村里现存祠堂多以黄姓为主。(人民网黄玉琦 摄)

人民网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黄玉琦)近日,由福建省旅游局和中国旅游报社共同主办的“2016美丽乡村行· 聚焦清新福建美丽乡村”媒体采风团走进莆田“南洋华侨第一村”——后黄村,采访当地“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感受独特的侨乡文化。

村落干净整洁 古民居错落有致 创建宜居宜游美丽乡村

我们到达后黄村的那一天,天气晴朗,红砖主厝掩映在绿荫丛中,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分外好看,听完村支书许聪的简单介绍后,我们沿着村道一路前行,村道上干净整洁,弯弯曲曲的乡村小道旁,颇具莆田特色的古民居错落有致,屋前草木苍翠。在这里看不到农村常见的脏、乱、差。尽管已是初冬时节,但是这里依然是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温暖如春,丝毫感受不到冬天的寒冷。

后黄村有三老:老宅、老人、老树。错落有致的红砖主厝,饱经沧桑的百年老榕树,百年老榕树下闲聊的长寿老人构成了一副富有田园风光的美好乡村图。村里共有4棵百年老榕,早期榕树下总会聚集着很多村民,他们在树下聊天、说笑,如今陪伴老榕的多为村里的老人和小孩。后黄村还是个出了名的“长寿村”,全村约1000人,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几十个。 “为了让老人们老有所乐,龙华书院被改造成荔城区第一个居家养老场所——龙华堂,老人们经常聚在一起,吹拉弹唱、下棋作画。” 村支书许聪告诉记者。

保护中开发 打造侨乡文化大观园

后黄村有华侨近千人,至今村里依旧保持着众多百年华侨居民的建筑。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从海外归来的华侨们在后黄村建造了一座座“红砖厝”。其风格既有闽南民居注重外部装饰的特点,又受到福州大宅的影响,形成三合院院落、起翘屋脊的红砖主厝、砖石间砌等特点,同时又接受南洋建筑、外来宗教等多元化影响。这些“红砖厝”经过几十年风雨洗礼和岁月打磨,由内而外散发着令人心醉的历史韵味。世界羽毛球史上“天皇巨星”,三连冠得主林水镜的祖籍就在这里。

后黄村里的华侨老宅有100多座,对于这些开发保护后黄村也有自己的打算,村支书许聪告诉记者,“村里对这些华侨老宅,都有统一的开发计划,村里经过规划,准备逐一向房主租赁,再经过统一修葺后,打造后黄村乡村旅游的新招牌。租期一般签约10年,前5年租金用于修整老宅。村民们对这种在保护中开发老宅资源的思路都很赞同。”后黄村保护提升华侨古民居、老屋老宅,延续村落原有的建筑形态,形成了“古屋、美景、自然、乡情”的空间布局,成立了全市首家民俗文化馆,留住了侨乡独特的田园风光和美丽乡愁。后黄村的实践证明,保护中开发老宅资源的思路是拥有古建筑资源的村落发展的一条好路子。

强强联合 引爆乡村旅游市场

后黄村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以东2公里,被称为“离市区很近,离喧嚣很远”的小村庄。历经百年沉淀,独守着一份质朴和安宁。这里完整的保留着都市人对老家的一份乡愁记忆,被誉为“梦里老家”。如今,后黄村成为城里人周末观光休闲、瓜果采摘、户外烧烤的旅游休闲胜地。我们来到后黄村的那天恰逢周末,游客三五成群,有说有笑,村口几个大停车场一大早就没有了车位,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这里乡村旅游的火爆。

村支书许聪告诉记者,后黄村为了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通过招投标,与莆田市康辉旅行社签署协议,由双方共同开发、运营后黄村旅游市场。如今,每逢周末,后黄村日接待游客可达到3000—4000人,即便是在平时,每天也有两三百人的客流量,外地慕名而来的自驾游客人越来越多,通过强强联合,大大提升了后黄村乡村旅游的品质和知名度。

如今的后黄村正以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村建设为契机,在民俗文化传承、人居环境美化、村居收入增加上下功夫,走出一条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路子。 

(责编:黄玉琦、王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