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昆明火车站。新华网 肖阳 摄
新华网记者 肖阳 李哲超
12月2日,伴着车站广播里传出的温馨提示,记者走进昆明火车站:整洁明亮的候车大厅、秩序井然的售票窗口、微笑热情的客运人员 …… 这一切,让人感受到了“让你的春天之旅由此开始”的浓浓温情。
通过与旅客和车站工作人员的交谈,记者了解到10年前的昆明站。对比这10年前后,车站新站房建成,售票方式在改变,服务质量在提升。10年里,这样的改变方便旅客出行,更提高了旅客出行的舒适度。
站房:从矮平房到“吊脚高楼”
2001年时的昆明站站房是一排矮平房,候车大厅里的设施很是简陋。那时候车站只有站台3座、8条股道,每天开行列车不到20对,日均发送旅客不足2000人。
2002年10月岔改倒接拉开了车站变化的序幕,2003年主站房在老站旧址上开工建设,2005年年初,具有傣家竹楼斜屋面、吊脚楼等建筑符号的,有浓郁云南地域风情的车站主楼建成完工。此后,车站日接发列车由老站的25对提升到50对,旅客集结量由1500人提升到7000人,单日乘降旅客最高纪录已经达到15.28万人。
在昆明站重点旅客候车室,记者遇到了已经80岁的旅客张桂芳。当记者问起这么大年纪怎么还一个人乘坐火车时,张桂芳笑着说:“现在的候车厅为我们这些重点旅客设置了专用候车室,可以坐着休息!要在10年前,候车室里到处是人,哪有坐的地方啊。”
在检票上车时,记者和张桂芳走过宽敞的“绿色通道”,乘坐重点旅客专用电梯后来到车厢门口。在上车时记者刚伸出手想去搀扶张桂芳,她笑着摇摇手说:“现在着站台和车厢一样高,不像以前要爬车梯。”说完张桂芳一步就跨进了车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