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特写
斑马志愿者 遇小雨不打伞
昨日,阴天,间歇下着小雨。
下午3点50分,记者如期赶到国贸桥下,发现已经有位“斑马人”在驻地等候了。刚刚工作人员对雨天“斑马人”会不会来的担心瞬间化成了感动。
这位“斑马人”叫何宁珍,今年58岁。“我也是刚到。”何宁珍笑着,边说边从包里拿出了自己的粉色斑马服,准备“开工”。天还飘着小雨,何宁珍的身上已经有些淋湿了。当工作人员提出要给她买把伞时,何宁珍手一挥,“我不用打伞,打伞会遮挡视线,也没法举斑马引导牌,不醒目,没法给行人起标识作用,再说雨也不大。”
4点钟,其他几位志愿者也陆续到了。昨天刚刚加入“斑马群”的新晋“斑马人”杨百立又如约来了,身边还多了几个人,一路小跑着来了。“我来啦,这是我的同事,他们看了报,听说我也是斑马人,立马就跟着我来了!”几位新人穿上斑马服,歇都没歇,还没等工作人员登记姓名,直接“上岗”。
同样,没有一个人打伞。“还是举牌子吧,雨不大。”一个20岁左右的“新斑马”正了正衣领说,“很多过马路的行人也没带伞,冒雨等红灯的时候肯定也心急,我们就陪着他们吧!”旁边一位已经闯过了行人等待线的小伙子恰好听见了这句话,把迈出去的腿又收了回来,很不好意思地对“斑马人”连连说道:“我再等等,不着急不着急。”
由于受天气影响,人行红绿灯的时长较往日做了些调整。“往南正常,往北来稍微有点时间不够,不快走或者稍微晚点就过不去了。”志愿者蒋巍已经在这儿“蹲守”了3天,对路况已经十分熟悉了。他忙找来另一位志愿者商量,他们一人站在马路中间桥下的等待区,一人带着行人过马路,“如果我这边儿有走到一半没过去的,你就帮忙‘截’一下。”就这样,十几个来回配合下来,效果奇佳。
时间临近5点30分,雨终于停了。路灯又一次亮起,映着潮湿的马路和“斑马人”潮湿的肩头,“斑马人”依旧一次次举着引导牌,引领行人有序前行。(文/记者 孔德婧)
斑马行动 举报路口
绿灯只有30秒
过马路有点难
“斑马行动”推出“举报路口”活动以来,几天时间里本报接到了几十名市民来电,反映他们在过马路时遇到的种种问题,本报将对市民反映的这些情况进行实地探访后向交管部门反馈。
昨天市民朱先生致电本报说,紫竹院路和曙光中路的交叉路口处绿灯时间太短,行人过马路时往往走到一半红灯就亮了。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紫竹院路和曙光中路的交叉路口。由于是下班时间,路口来往的车辆、行人都非常多,记者看到,不少行人在红灯还亮着的时候依然选择直接穿过马路,并不愿意等待。一些三轮车和自行车在车辆中间穿梭,走走停停,看起来非常危险。
记者随后用随身携带的秒表在红绿灯分别亮起的时候计算了一下时间,人行道上红灯的时间是2分30秒,绿灯的时间则是30秒。“说实话,红灯时间有点长,要等两分多钟,绿灯时间太短了,这个路口还是挺宽的,走了一半多又到红灯了。”行人黄先生告诉记者。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观察,记者发现,这个路口下班高峰期时很多车辆会从曙光中路转到紫竹院路上行驶或者从紫竹院路上转到其他道路上行驶,行人在过马路的时候,转弯车辆也要转弯,由于绿灯时间短,出现行人和转弯车辆相互抢路的现象。“绿灯时间本来就短,又有那么多转弯车辆,人还没走几步呢,红灯就亮了。”黄先生说。(记者 李铁柱)
(来源:北京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