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气的小伙,干起活来也细致。张宝春 摄
男乘务人员接听电话。张宝春 摄
贴心服务细若游丝 好心动哥获赞“高铁雷锋”
男子包乘组帅小伙子践行“用绅仕态度为旅客提供贴心服务”服务理念,首先把服务形象定位在“绅仕态度”。“贴心服务”是在具体20项服务内容基础上,每名列车员根据旅客不同需求,灵活的进行有自己个性化的服务。每次服务过程都体现着他们“车票是请柬,旅客是佳宾”的亲情观。
人们普遍认为女孩子心细,温柔,服务起来会很温馨,而血气方刚的男孩子,服务中遇到棘手问题很不容易控制住脾气。然而,男子包乘组的实践结果挑战了这种认识。
男子包乘组在上岗前的系列培训中,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行为的“三职”教育,使他们思想境界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所以在如今的高铁动车值乘中,严格要求自己,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受了多大委屈,“亲情观”使他们都能控制住青年人固有不冷净情绪。
核对车票,本来是列车员掌握旅客去向,告之到站时间,提示旅客下车的有益之事,可是极个别旅客就是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出言不逊,骂骂咧咧。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所有列车员都碰上过。
乘务长曹洋在每月一次班组“服务经验交流会”上,讲述第一次解决这种问题的经验时说,核对车票时,曾遭中年男辱骂。“当时觉得自己很委屈,但最终还是抑制住冲动,和颜悦色的向他解释,最终获得理解。”
4月8日,列车员张龙伟值乘G80次,郑州东站上来两位女士,带着八旬的母亲去北京看病。老奶奶的左脚被纱布严实的裹住,可是老奶奶的腿被纱布裹着不能弯曲,前后座位距离窄又坐不下,他就和老人座前旅客商量,客气的说明老奶奶病情,请前面旅客把座位转过来面对面,这样老人就可以把脚伸直,坐着舒服些。
G80次到了北京西站,张伟龙又与站方联系,给老人借来了轮椅车。老人女儿在来信表扬中说:“张龙伟在动车上把服务二字升华为爱心、贴心和细心,为我们出行的人们显示了他的亲情。”。
高铁京广线开行以来,往返北京与广州两地的外宾很多,男子包乘组以他们的“贴心服务”,展示了中国高铁动车的服务品质,和一流的服务水平。
7月16日列车员于江龙值乘G80次,负责10至13号车厢服务工作。广州南站开车后,他巡视11号车厢时,看到两位七旬老人,在座位上面带笑容兴致勃勃,像小孩儿似的兴奋。
于江龙给他们座位靠背悬挂了红色中国结,视为需要特别关照的重点旅客。他经过亲切交流得知,两位老人是第一次体验高铁,第一次去北京旅游。两位老人自带茶叶和水杯,小于按广州人饮茶习惯,帮他们洗茶泡茶。
列车运行了两小时后,两位老人坐累了,开始的高兴劲逐渐消失。于江龙看在眼里,赶紧过去帮老夫人把座椅调整到休息角度。又取来车上“爱心毯”给老夫人盖在身上。小于感觉车温25度对老人休息可能稍显凉,就通知随车机械师,把车厢温度调到大家都适应的27度。
到午餐时间,小于按照俩位老人的需求订餐,并送到了他们的小桌前身边。为防止汤太热烫着他们,于江龙把冲好了汤稍微晾凉一些,才给他们端了上去。
旅途中,于江龙一直关注着俩老人的需求动向。老夫人起来去卫生间,他立刻上前扶着她走到了卫生间门口。一般岁数大的老人都不会锁卫生间门,为了避免尴尬,于江龙就在门外守候着。
G80次全程运行7小时50分,于江龙每20分就从俩老人身边过一次,全程主动服务了20多次。车门缓缓在北京西站开启,二位老人踏上站台,脸上露出满意笑容。
老大爷很感激的对于江龙说:“我和雷锋是一个部队的,我俩是同龄人。雷锋精神在你身上全体现出来了,你是高铁动车上的雷锋”。于江龙闻此言感慨万分。
G81/80次男子包乘组是在京、冀、豫、鄂、湘、粤大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一面特殊的旗帜。他们在龙年开通的京广高铁上,用“全程服务”的行动开始打造“龙行京广,百姓安康”的服务品牌。
前一页 [1] [2] [3]
(来源:长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