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之六”: 齐齐哈尔拉锯战
9月27日星期六晴
在工商局折腾了一上午,已将近12点,我们风掣电驰地往齐齐哈尔市区赶。
电话里潘庭千叮万嘱我们一定要把当事人约到当地法院,我们知道,潘庭是担心我们的安全。但是我们联系了当事人,他们拒绝到法院商谈,他们的理由是到法院非常丢面子。我们不想因为这而放弃这一来之不易的调解机会,那就只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最终将当事人约到我们在齐齐哈尔入住的宾馆。
途中,我们啃了两根玉米作为午饭,一点也没觉得委屈到自己什么,因为东北的玉米真真是美味。
赶到宾馆已经1点50分。严琳这才告诉潘庭没去法院的实情。潘庭肯定被我们气得够呛,说实话,我和严琳心里也没底,毕竟要面对几个完全不知底的东北爷们儿,说不胆怯那是假的。
原告方的业务员已赶到了,但还不见被告股东的身影,这在我们意料之中。我们也不急,先找了部传真机接收了原告的追加申请,然后有条不紊地将大厅的休息区布置成小型会谈区。其实,我们是想用宾馆会议室的,可惜半天就要1500元,实在太贵。在大厅虽是吵杂些,但好在是下午,没什么人,而且是开放空间,比较安全。
差不多3点,施总一行四人走进了宾馆。严琳迎上去,正式且严肃地做了自我介绍,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我们都需要秉持一种法律的威严。一同来的三人,有一位是那天的中年女会计,另一位是股东刘某,还有一位自称的法律人士,他在其后的谈话、调解过程中起到了各种阻碍作用。
接下来的四个小时可谓跌宕起伏。从一开始他们连应诉材料都不肯签收到开始认真协商如何付款,整个过程虽然缓慢,但还算在向前推进。施总和刘某承诺由他二人来承担责任,原告也同意了,但当让二人签笔录时,情况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先是刘某跑到一旁不知跟谁打了电话,回来就决绝地说,不签字。然后,就是施总莫名离席十多分钟,回来后也是不同意签字,并信誓旦旦保证,明天一定把所有股东聚齐,到时肯定签字。不知是我们外表显得单纯,还是对方过于天真,今天他们哪能这么轻松地离开此地。当然我们也明白施总的用意,他是公司的实际经营者,期望其他股东能为他分担些债务。但是我们也十分清楚,明天集齐所有的股东,说服所有股东同意调解方案并签字,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实,如果对方完全不同意调解,我们转身就可以离去,但是,对方已经同意调解方案,就是不肯签字,一定要拖到明天,这期间谁也不保证会发生什么变化,而且,这个案件如果不能此刻达成调解,后续向其他股东的送达、开庭审理等等都会存在阻碍。
两个多小时的拉锯战就此展开,进展丝丝缕缕。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有那么一瞬,我真的想到了放弃,但严琳脸上丝毫没有退却之意。
双方僵持到某一个点时,我明显感到严琳转变了策略。
第二日一早施总来电话告知不必再协商了,就按照调解协议履行。案件终于告一段落。
我们扭头轻笑,心怀大开。东北之行至此完美收官。
(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