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強國新聞

我是“創客”:創新是骨子裡的基因【2】

譚琳
2016年05月23日15:11 |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小字號

“海歸”激光專家李屹:“這裡比硅谷更適合我創業”

 

 

  2014年,深圳歡樂海岸影視城,“變形金剛4”全國首映——這是李屹的藍光激光電影放映技術第一次接受市場檢閱。同一天在北京王府井的首映,使用了另一款進口激光產品。

  “展示的時候我特別地緊張”,李屹描述他當時的心情,“我又想去又不敢去,怕看到一半,萬一光源出問題。后來還是去了,160個人的廳,我去了以后,萬一壞的話,至少少一個人說我們的壞話。我坐最后一排,離門口很近”。

  “但是,看到一半的時候,有一個鏡頭是太陽從地平線出來,我們的激光非常的亮,看著前面人的反應,我特別自豪”,冷靜的李屹說到這,興奮起來,語調也提高了,“我們的機器在深圳無故障運行兩年了,而北京那邊的進口機器,出了很多故障,而且很貴,它的成本是我們的兩個數量級。我告訴團隊,我們做了一件特別牛的事,可能改變人們看電影的方式!”

  用比藍光LED更前沿的藍光激光技術改變人們看電影、看電視的方式——帶著這樣的願景,李屹的公司2004年在美國硅谷成立。2009年,“千人計劃”和“孔雀計劃”,讓他進入中國,落地深圳。

  在深圳經濟特區,納入“孔雀計劃”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可享受80萬至150萬元的獎勵補貼,並享受居留和出入境、落戶、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保險等方面的優惠待遇政策。對於引進的世界一流團隊則給予最高8000萬元的專項資助,並在創業啟動、項目研發、政策配套、成果轉化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今年4月,深圳又出台了《關於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關於支持企業提升競爭力的若干措施》《關於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180條具體舉措,較之前的人才資金資助從80萬整整翻了一倍,力度更大。

  這位清華畢業留學美國的博士,經歷過美國硅谷的風雲變幻和股災,在他看來,“深圳比硅谷更適合我”。

  “我覺得深圳是一個挺奇異的地方,和硅谷比,有相似的地方,都比較安靜。要去做一個技術,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違背常理,很快做出來。這個時候,想沉下心來做一件事情,周圍的環境必須能保証你能沉靜,不著急,硅谷和深圳都具備這個環境。而且,在深圳,政府基本不介入企業的管理運行過程。”

  “深圳勝於硅谷的地方是,硅谷是一個孤立的孤島,而深圳在中國,有很完善的供應鏈,又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如果在硅谷我可以有好的核心供應商,專利支付,但是做不到大的品牌。”

  “同時,深圳的創新和資本市場的互動和連接也是非常緊密的,也有相當一批不錯的風險投資人。”

  良禽擇木而棲。帶著強大的研發團隊和ALPD激光顯示技術,李屹回國了。於是在他的公司, 2013年1月,全球首款100吋激光電視誕生﹔2014年6月,全球首款激光電影放映機誕生﹔2015年10月,全球首款激光微型投影機誕生。

  LED技術看3D影片,燈的壽命很短,影院為了省錢,往往會把燈光調暗,很多影院都達不到要求的6伏特瓦標准,隻有2到3個伏特瓦。而激光技術革新了光源使用壽命,租賃給影院,把3D的亮度從6個伏特瓦提到10個伏特瓦,超越了IMAX的體驗。

  而對於100吋激光電視,對比如今其他技術的“超級電視”,李屹用“又大又亮又省錢”來形容自己的產品,“能讓消費者的開銷至少少一個零”。

  “做增量,不做存量”,不打價格戰。李屹和他的團隊在技術革新上做文章,在知識產權和專利保護上下力度。他的努力也得到了深圳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

  沉潛做事,創新技術,李屹和他的光峰光電的努力,讓被國外投影機廠商壟斷的電影放映產業鏈中,第一次出現了中國企業。

(責編:譚琳、姚治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