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華:神劍之魂【3】
——記為航天事業獻身的共產黨員王振華

九死不悔 萬難不覆
從1983年王振華主筆完成近10萬字的新型號產品技術可行性論証及總體方案,到1984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確立該型號產品研制,直到1993年新型航天型號產品飛行成功,可謂十年艱辛鑄一劍。
王振華也由總體組副組長、室主任、副所長、所長到型號副總設計師,1990年走上了型號總設計師的位置。實際上,他一直充任著總體設計的關鍵角色。
然而,這十年間,他究竟排除了多少困難,如何經受住了生離死別的煎熬,誰也說不清,也記不完。
在他喧鬧的內心世界裡,有一塊地方永是寂寞,那是屬於他小女兒的。1982年初,他全身心地扑在新型號系統論証中。一天,10歲的小女兒在野外誤食有毒的麻桑果,他和愛人都沒發現。夜裡,毒性發作了,他們趕緊抱起女兒往醫院奔,可是醫生已無回天之力。望著小女兒戀戀不舍的雙眼,王振華心如刀絞,淚流滿面。他一邊安慰悲痛欲絕的妻子,一邊勸說到醫院看望的同事回去抓緊科研。
人們發現,王振華一夜之間蒼老了。他把悲痛和自責埋在心裡,約上幾位同志一頭扎進計算機房。春節,也在計算機房計算數據。餓了,吃幾塊餅干﹔困了,和衣在地板上躺一會兒再干。
禍不單行。1984年,可怕的乙肝病毒侵襲了他的肌體,他明顯地消瘦了,臉色發青。醫生要他住院,他隻接受打針吃藥,照樣上班、加班。
1991年末,王振華在北京例行體檢時發現肝臟腫瘤。人們謹慎地傳送著這難以接受的壞消息,又善意地對王振華“隱瞞”真情。
在武漢同濟醫院做了肝臟腫瘤切除手術后不久,王振華又一次鑽進緊張的型號研制中。1992年3月至1993年10月,他連續3次遠征大西北,在空氣中氧的含量比江南少18%的戈壁灘參加型號飛行試驗。比戈壁惡劣環境更難承受的,是飛行試驗的風險,因為型號總設計師的責任是最大的。大家都驚訝,王振華是怎樣挺過來的。
1993年秋天,三江人終於在西北戈壁為我國航天事業寫就輝煌的一章。新型航天型號產品4發試驗,發發圓滿成功。
王振華心裡又籌劃著新的目標。從試驗場回來稍事休息,他又開始為后續型號研制而奔波。
這年10月底,在集團領導的一再催促下,王振華才來到武漢復查。結果是殘酷的:肝癌復發。
1994年3月1日10時40分,一顆充滿智慧的大腦歸於平靜,一顆盛滿祖國航天事業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群山落淚,長天悲歌。
追悼會那天夜晚,三江集團設計所的設計大樓燈火通明……
大地上,不朽的是民族脊梁﹔
蒼穹中,不滅的是神劍之魂!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