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强国新闻

广州: 南国羊城蓄势创新 千年商都焕发活力

 “凝心聚力十三五——人民网强国论坛基层行”走进广州

记者 邓志慧 陆加杰 蒋建华 孙婷婷 于红林
2017年02月18日13:34 |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小字号

老西关,曾经的广州十三行,“十字门开向三洋”;

黄埔古港,“商船辐辏,千帆竞发”依稀浮现眼前;

走进广州古老的历史,俯拾即是“千门日照珍珠市,万户烟生碧玉城”的风采。 

这座依港而兴的城市,见证过“海上丝路”的繁荣,带着改革先天的势能,不断续写创新发展的传奇故事。

曾一度负债3亿的工厂,如何逆袭成市值超过300亿的知名企业;一款自主品牌汽车,如何在欧美乘用车的激烈竞争中突破崛起;昔日珠江南岸小岛,又如何乘着全球互联网智能浪潮借势而起?

近日,“凝心聚力十三五——人民网强国论坛基层行”走进传统而现代的千年商都广州,探寻这座城市以创新驱动助推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与记者同行的还有两位专家: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他俩都是人民网的老朋友,长期耕耘在中国经济一线,对经济冷暖的感知更为敏锐。

“十万负翁”变身300亿名企的奥妙何在?

“凝心聚力十三五——人民网强国论坛基层行”走进广州无线电集团的主要成员企业之一海格通信集团。(摄影:蒋建华)

去年广州经济总量达到1.96万亿元,年均增长9.4%,这个速度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为何有如此强劲的增势,我们实地探访寻找答案。

在珠江新城商圈最东边,矗立着一栋气势恢弘的大楼,这里就是广州无线电集团的所在地。

走进这家集团的展览大厅,陈列的两件产品格外引人注目。一是1979年研制的国内第一台收录机,硕大的两个圆形喇叭和金属感、棱角分明的外壳都表征着那个年代的记忆;再一个是1982年产的南虹牌黑白电视机,木纹纵横的箱体包裹着凸出的玻璃屏幕,敦实地安坐在展柜中。对于“80后”乃至更早出生的人们来说,这两样产品在作为怀旧的物象之外,甚至还承载着“开眼看世界”的启蒙意义。

作为一家拥有60年历史的国有军工企业,广州无线电集团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曾一度负债3亿多元,人均负债10万元,被戏称为“十万负翁”。如今的广州无线电集团已经成为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300亿元的知名企业。其利润率长期排在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首位;资产总额156亿元,实现10年50倍的增值奇迹。

感受着共和国数十年的历史潮汐,几经发展起落的无线电集团在应对国内外的复杂环境时,如今有了足够的冷静从容;对自身的定位,也有着更清醒的认识。

“混改‘活’企,体制创新构筑企业腾飞之势;科技‘兴’企,技术创新紧握自主研发之匙;资本‘扩’企,资本运作谋划跨越发展之路;改革‘强’企,模式创新夯实企业长盛之基”。集团副总裁黄跃珍如此破题,他指点着集团的架构图,话从转变说起。当初退出模具制造,将尚不成熟的服务业版块向高端拓展,并继续将高科技制造业向更精尖的领域策动,这一系列的大动作使得集团远离了低端粗放式产业的无序竞争,迈进了高附加值、低能耗的高端产业领域。

当时谁也不会想到“两个高端”会与几年后兴起的新型城市化建设有关系,只是综合了国际和国内的市场环境因素,完全是从市场的角度来提出的战略构想。但不得不说,无线电集团当初的主动转型已然暗合了新型城市化建设的诉求。

为了进一步说明企业走的是精与专的道路,黄跃珍举出了几个实实在在的数据:集团拥有2000余人的研发队伍;每年在科研上投入产品销售收入的8%到10%,而其它企业往往不到5%。大量的科研投入保证了企业对核心技术的独家研发能力,以及长盛不衰的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早已成为集团制胜的最大法宝。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评价说:“面对‘濒临倒闭的烂摊子’,广州无线电集团在新的市场环境挑战下,没有妥协,更没有因市场环境的变化思想变得懒惰。从机制创新上想办法,从技术创新上找路子,从转型升级中要市场。可以说,广州无线电集团在面临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创新敢干。”

“当前,从广州的探索来看,混改可能是最适合国企高科技企业再次腾飞的方式,广州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全国企业具有启示作用。” 魏建国进一步指出,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拓宽思路,拓宽思路才能甩开膀子,取得好的市场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

(责编:邓志慧、李小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