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系中华亲情 魂归精神家园【5】
——中国抗日远征军沈昌将军之女、美国知名侨领沈蓓于江苏常州“中华孝道园”认养“中华亲情树”纪实

背景链接(一):
中国抗日远征军沈昌将军之女 80岁高龄的沈蓓贵州、云南寻根之旅大事日志
1 月 20 日 在我国驻美芝加哥总领事馆的支持和协调下回国,抵达上海,首先熟悉已有资料,开始寻根之旅;
1 月 25 日 贵州省侨办在接到我国驻美芝加哥总领事馆的邮件告知后,进行联系,询问到达日期及具体要求。
1 月 28 日 抵达贵阳。
2 月 1 日 与贵州省侨办商洽寻访姑姑沈骊英遗迹事宜,贵州省侨办确定并落实专人全程陪同,安排协助办理相关事务。
2 月 2 日 与贵州省侨办陪同的专人详谈,了解到姑姑沈骊英当年所在的农业改进实验所是在油榨街,这条街现在仍存在,即去寻访,但街区已高楼林立,成为新社区,当年遗迹荡然无存,但仍然进行了瞻仰。
2 月 3 日 贵州省“中华亲情林”试点单位派专人前来详谈。
2 月 4 日 与贵阳市民革市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会面,商谈相关事宜。贵州省“中华亲情林”试点单位派专人陪同。此期间,贵州省侨办陪同人士代为在贵州省文史馆等处联系并了解相关资料。
2 月 5 日 由贵州省侨办专人联系并陪同去省档案馆查找资料。以后数日每天如此。
2 月 11 日 贵州省侨办陪同专人了解到姑姑沈骊英当年所在单位附近的陆军医院现改为抗战纪念馆,可争取在那里为姑姑沈骊英做纪
念性的文化项目,即实地查访。云南省侨办开始做电话联系,确定赴昆明时间。
2 月 12 日 由贵州省侨办专人陪同到省档案馆查找资料并打印。
2 月 14 日 贵州省侨办专人陪同介绍抗战烈士纪念碑等地,研究为姑姑做纪念
性文化项目的可行性。
2 月 15 日 乘火车,深夜到达昆明。
2 月 16 日 与云南省侨办主任会面,他当场安排专人全程陪同,安排昆明市侨办主任负责修复墓葬事宜等。并介绍专门研究沈昌事迹的和中孚和研究抗战史的专家戈叔亚。
2 月 17 日 在专人陪同下找到父亲的墓地,发现有献过的花和烧过的香和纸钱。对父亲墓地做祭扫。又了解到附近村民鲁忠英与她父亲,两代人为我父亲墓地做最具体的料理事务,已有 70余载。正值鲁忠英生日,为她祝寿,亲如一家。
2 月 18 日 省侨办专人联系并陪同拜访和中孚老先生,他是纳西族铁路退休职工。由于父亲抗战时期曾出任川滇铁路公司总经理,滇越铁路线区司令部筹备组主任,负责滇越铁路军事运输和铁路抢修工作。1942年,他以抗日远征军中将司令身份,前往缅甸前线负责军运。和老先生通过研究抗战铁路史,发现沈昌这一关键人物,便决心以此为研究方向,已发表《寻找沈昌踪迹》的文章。当日见面,一见如故,相拥而泣,交谈良久,互相交换情况和赠送许多各自收集的资料。
2 月 19 日 上午中新社记者采访并录像。下午省侨办联系戈叔亚来访。谈了近 3 小时,详细介绍中国抗日远征军入缅情况,(他本人 4 次亲自踏访),并介绍了许多这方面的研究专家和当事人(后来不少都联系上,也给了不少资料)。
2 月 20 日 参观昆明铁路博物馆,受到热情接待,但博物馆中以沈昌为代表的中国人在昆明铁路领域的资料几近空白。
2 月 22 日 由市侨办负责人陪同再访父亲墓地旁的村庄小石坝,和中孚一同前往,祭扫墓地后去村委会、街道办,了解情况并要求重修父亲墓地并作为历史文物加以保护。
2 月 23 日 参观父亲墓地旁的一个空军烈士陵园。下午由省侨办专人与和中孚
陪同,到昆明铁路局,就收集父亲生前在铁路部门的资料和研究父亲在铁路建设方面的史迹及修缮父亲墓地进行商谈。
2 月 24 日 上午中新社再次追踪采访。下午由和中孚联系并陪同访问翁大钊老人,他的父亲时任沈昌将军领导下的铁路工务段段长,亲自执行紧急炸毁滇越铁路上中越间铁路桥梁的任务。翁大钊今年 92岁,本人见过沈昌将军。相见时双方都泪水涟涟,翁老详细介绍了当年的情况,现场做了录像。
2 月 25 日 上午写出昆明寻根之旅的收获及有关想法的书面材料,呈省侨办负责人。下午再赴父亲墓地与父亲告别,意外找到原来的父亲墓碑残片。
2 月 26 日 受昆明市侨办邀请,参加昆明市政协年会并发言,引起热烈反响。回沪。
3 月 开始到江苏寻访,计划 4月中旬返回美国。
沈蓓在查找资料中发现的姑姑沈骊英的照片和沈骊英当年所在单位街区的地形图。
沈蓓寻找到的沈昌将军墓地,它具西方军人墓地风格,呈长条形。
中新社就沈蓓在云南寻根发出新闻稿,香港《文汇报》也发出专版报道。
![]() |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