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微博快報

弘揚公益精神 淨化社會生態

——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雨花行動公益基金成立巡禮(二)

2017年04月10日14:06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小字號

雨花齋慈善工程和雨花行動公益基金標識圖案

 

 

雨花是怎樣匯成清泉的

——關於雨花齋公益素食餐廳發起過程的調研

 

2 月 25 日,本報專版刊發華夏文化紐帶工程專項基金關於發起設立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雨花行動公益基金(以下簡稱“雨花基金”)工作報告的摘要和雨花基金總體工作方案摘要,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雨花公益行動以世界范圍內免費為老人提供素食的

700 多家雨花齋公益素食餐廳(以下簡稱“雨花齋”)為基礎,因此,讀者較為關注的問題是,雨花齋是怎樣做起來的?純公益的雨花齋能夠持續嗎?現就讀者關注最多的幾個問題,發表華夏文化紐帶工程執行委員會《雨花齋現象》課題組的專題調研報告。該專題調研報告剖析了雨花齋的義工們從心中的真情大義出發開展公益行動,又使心中的真情大義不斷提升,形成良性循環的內在機理。對雨花齋的深度調研及報道,將會在以后形成系列,持續進行,希望社會各界人士能夠進一步關注和了解。

雨花齋是一個由義工自發集聚人力、物力、財力,完全免費,主要向老人提供素食的餐廳。作為一個公益平台,從 2011 年第一個雨花齋成立,發展到現在世界范圍內的 700 多家,共有 800 多萬人次的義工投身其中,平均每天為近 10 萬人次提供免費素食,其中七成以上是老人。

這形成了獨特的“雨花齋現象”:雨花齋不只是由富裕的人們做施舍,主要是由尋常百姓自願發起並無償捐獻和參與﹔雨花齋的義工不是由經濟利益驅動,而是受他們的愛心和善念所召喚﹔雨花齋的持續不是由產業鏈條來連接,而是由真情大義推動其形成良性循環。從而形成了與市場經濟的利益流平行的公益流、慈善流﹔在精神領域,形成了與物欲流相對的愛心流和淨心流。我們力圖對雨花齋公益平台發展的這種內在機理做出調研,並用夾敘夾議的方式做出陳述。

 

(責編:喬外、李小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