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論壇 深入討論反腐倡廉兩岸論壇海外廣角 ︱ 國際 軍事經濟 法治科教 三農IT 中日China Forum
  女性論壇 情感時空聯誼會館體育論壇地方 家電 文化 讀書傳媒 評論健康 旅游汽車 房產社區服務

 ·首頁 ·大使訪談 ·官員在線 ·視頻 ·直播 ·名錄 ·排行 ·檢索  
第三屆中歐社會論壇
第三屆中歐社會論壇
<font face="方正古隸簡體" size="5" color="#336699"><b>中法學者精彩訪談推薦</font></b><br>
※ 第三屆中歐論壇系列訪談
——聯合起來,共建一個負責任的家園

※ 第二屆中歐論壇系列訪談
——強國網友遠赴萬裡 激情對話

※ 中歐學者對話可持續發展
——葉文虎、米歇爾·穆薩樂、那維埃芙·昂賽樂

回顧[文化價值的變遷] [從總統大選看法國社會]
   [公共服務與全球化] [中歐關系及人類未來]
   [中法、中歐農業合作] [社會的價值和管理]


阿瓦斯
阿瓦斯
戴澤
戴澤
沃奎爾·休斯
沃奎爾·休斯
方索
方索
白希璧
白希璧
皮埃爾·卡藍默
皮埃爾·卡藍默
德威特
德威特
米歇爾·羅卡爾
米歇爾·羅卡爾

 精彩內容>>
2010年

個體扮演的角色在全球化時代前所未有的重要(2010.4.13)
  ——著名社會學大師、西方當代著名思想家阿蘭·圖海納


全球性危機與全球治理(2010.3.26)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世界新治理論壇”主任古斯塔夫·馬林、政治學者阿爾諾·伯蘭


朝向可持續社會的轉變——經濟思想中的一個深刻變化(2010.3.25)
  ——中歐社會論壇創始人、原主席,歐洲梅耶人類進步基金會會長皮埃爾· 卡藍默


2009年

老齡社會與老年生活(2009.12.17)
  ——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副教授陳功博士、歐洲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安娜—瑪麗·吉耶瑪女士、前法國高等師范學院高級講師雅克·葛德漢先生


石油,可再生能源與氣候(2009.11.27)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法國著名的高級工程師學院CNAM教授弗朗西斯·莫涅、法國國際石油學院IFP School 教授亞歷山大·魯耶


通過國際協商建立一個新的貨幣、金融和能源框架(2009.7.23)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風險管理控制部白希璧


職業教育的功能定位與管理(2009.7.23)
  ——法國國家教育督察官、凡爾賽學院校長沃奎爾·休斯


生活方式的變遷與新的消費模式(2009.7.22)
  ——巴黎大學教授、跨文化應用社會學研究中心主任戴澤


第三屆中歐社會論壇小組會議(2009.7.22)
  ——中歐社會論壇創始人、歐洲梅耶人類進步基金會主席皮埃爾·卡藍默


因特網演變為談論更寬泛公共事務的世界性工具(2009.5.19)
  ——歐洲梅耶人類進步基金會主席皮埃爾·卡藍默


經濟危機與全球治理(2009.4.29)
  ——法國著名的高等商學院( HEC)經濟管理和國際金融教授孟哲夫、經濟學家、“政治經濟”雜志主編、“經濟選擇”雜志副主編克裡斯蒂昂·薩瓦紐、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李向陽


中歐議會與民間交流(2009.3.3)
  ——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專業博士熊偉、歐洲議會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席迪克·斯戴克斯


中歐學者談“非傳統安全對世界的挑戰”(2009.2.24)
  ——法國戰略分析研究所主席、國際戰略問題研究專家弗朗索瓦·格雷、法國巴黎軍事學院研究主任、法國國防部研究戰略中心顧問讓·杜福科、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安全與戰略研究所所長李偉


中歐學者對話“宗教與現代社會”(2009.2.13)
  ——中國人民大學漢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煦生、瑞士著名宗教家讓·費斯舍、瑞典皇家人文、歷史與考古學院研究員楊富雷


中歐學者對話“轉基因與人類未來”(2009.2.10)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魏偉、醫學博士,生物醫學專家,免疫學博士,哲學家弗雷德裡克·雅克瑪、反轉基因物種活躍分子居伊·卡斯特勒


2008年

全球化時代的語言問題以及經典教育(2008.10.6)
  ——著名哲學家,解釋學專家,語言史、歐洲學術史專家漢斯·魏茲曼 希臘文化專家,法國國家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博士指導教授皮埃爾·於戴·德·拉貢伯,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龍艷博士


全球化時代的語言問題以及經典教育(2008.9.28)
  ——中歐社會論壇創始人卡藍默、總監於碩


聯合國在二十一世紀的角色與作用(2008.3.3)
  ——中國聯合國協會副會長陳士球、法國前駐聯合國大使斯特凡·埃賽勒


2007年

中歐學者對話“遏制艾滋,關愛生命”(2007.12.4)
  ——蘇娜·芭樂甘—古絲內維斯,馬克·樂柏德,李太生


中歐論壇2007系列訪談(2007.10)

藝術與文化交流(2007.10.5)
  ——方索、林鳴崗、馬大衛


歐洲中心論削弱了歐洲的軟權利(2007.10.5)
  ——中國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所長朱立群


國際事務和全球治理(2007.10.5)
  ——法國前總理、法國社會黨前總書記米歇爾·羅卡爾


比中經貿現狀(2007.10.5)
  ——比中經貿委員會主席德威特


中歐科技交流應該是一種有序交流(2007.10.4)
  ——顏光美、薩羅門、阿瓦斯


第二屆中歐論壇:開啟歐盟與中國對話的窗口(2007.9.27)
  ——皮埃爾·卡藍默、陳彥、陳雨露


全球化時代山區的文化和經濟發展與人文自然環境的保護(2007.9.26)
  ——讓·拉薩勒、讓·布赫利歐、王富德


中歐學者對話可持續發展(2007.7.6)
  ——葉文虎、米歇爾·穆薩樂、熱那維埃芙·昂賽樂


全球化時代的市政管理(2007.7.5)
  ——法國裡昂市長,法國參議院議員,法國社會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熱拉爾·科隆博


中歐學者共話“我們時代的文化價值的變遷”(2007.6.28)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法國巴黎Panos學院院長埃迪特·斯茱、法國梅耶人類進步基金會負責中國合作聯系事務的專家讓·保羅·德拉特爾


從總統大選看法國社會的變遷(2007.5.24)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盟部副研究員劉建生,巴黎政治學院社會學教授、歐洲社會學協會秘書長路易·肖韋爾,社會學家、法國思想界新銳刊物《思想生活》雜志主編沃依戴克·卡林諾沃斯基


公共服務與全球化(2007.4.2)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府研究所副教授楊永恆、公共服務問題專家皮埃爾·鮑彼(Pierre BAUBY)、法國“國際專家、技術員和研究院協會”負責人之一芬尼·佩蒂(Fanny Petit)


中歐青年眼中的中歐關系及人類未來(2007.3.23)
  ——呂西安·瑪亞(Lucien Maillard)、夏拉·瑪鍾妮(Chiara Mazonne)、皮埃爾·卡塔朗(Pierre Catalan)、卡日瑛·朗(Karin LANG)和張宏宇


中法、中歐農業合作(2007.2.15)
  ——馬克·佛格利阿(Marc Foglia)、馬修·卡藍默(Matthieu Calme)和於建嶸


2006年

社會學、社會學家與社會(2006.12.14)
  ——米歇爾·韋維爾卡(Michel WIEVIORKA)、莫妮克·德·聖瑪丹(Monique de SAINT MARTIN)和鄭杭生會長


非洲社會發展與公民社會建設(2006.11.22)
  ——勒內·舍熱倍努(Ren? M. Segbenou)、布布巴卡·南訥(Boubacar Niane)和劉海芳博士


中歐如何共同面對世界性挑戰(2006.11.16)
  ——皮埃爾·卡藍默(Pierre Calame)、秦暉教授和王毅研究員


《愚比王》和啪嗒學(2006.11.1)
  ——方索(Francois BOSSIERE),弗提離(Thieri Foulc),阿藍·彌年(Alain Mignien),艾茹莉(Brunella Eruli),張馳,阿堅


歐洲社會保障制度對中國的啟示(2006.10.31)
  ——布律諾·巴列(Bruno·Palier),鄭功成


互聯網的運用、管理與自由(2006.9.12)
  ——米歇爾·讓都(Michel Gentot)、貝特朗·德·拉薩柏樂(Bertrand de La Chapelle)、方興東


假日與現代生活(2006.8.31)
  ——讓· 維阿(Jean Viard)、劉鋒博士


大學入學考試和年輕人的受教育權利(2006.6.16)
  ——讓·拉穆赫(Jean Lamoure),阿蘭·馬若阿尼(Alain Maruani),莫尼克·呂比鬆(Monique Rubichon),王曉輝教授


核能的和平利用與世界的和平(2006.5.31)
  ——弗朗索瓦·格雷(Francois GeRe )、弗朗索瓦·珀勒文斯基 ( Francois Plewinski)、滕建群


青年人的責任與新世紀的挑戰(2006.4.28)
  ——埃馬紐埃爾·蘭柏(Emmanuel Lempert)、歐樂喀·歐德摘·奧芝(Olga Odgers Ortiz)、曹曉明


男人眼中女人,女人眼中的男人,新時代的男女關系和家庭(2006.3.8)
  ——柯麗斯婷卡思德蘭·茉涅(Christine Castelain-Meunier)、克裡斯蒂昂·羅賓(Christian Robin)、王紅旗女士


2005年

從巴黎郊區騷亂看法國社會整合的危機(2005.12.6)
  ——法國前總理、法國社會黨前總書記米歇爾·羅卡爾(Michel Rocard)


重大事件 媒體與記者的社會責任(2005.11.14)
  ——趙亞輝、娜達麗·朵磊(Nathalie Doll? )、讓—盧克·馬丁·拉卡戴特(Jean—Luc Martin Lagardette)


歐洲運行機制:同一與多樣的管理(2005.10.6)
  ——杰羅姆·維尼翁(J?r?me Vignon)、戴炳然、朱立群


歐洲聯合及其借鑒(2005.10.5)
  ——約翰·帕爾莫(John Palmer)、米蘭·庫昌(Milan Kucan)、楊成緒、伍貽康


歐中交往前景展望(2005.10.4)
  ——米歇爾·羅卡爾(Michel Rocard)、約爾迪·普約爾(Jordi Pujol)、曲星等


全球化時代的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2005.9.13)
  ——約瑟夫·哈卡貝(Joseph Racape)、廖曉義、全莉、周宏春


新時代的價值觀與財富(2005.8.17)
  ——法國前總理政治顧問蔚五海(Patrick Viveret)、俞孔堅教授


大學的改革和新時代的知識(2005.7.22)
  ——克裡斯多旺·布瓦爾克(Cristovam Buarque)、阿勒菲多·派納維加(Alfredo PENA VEGA)、羅納爾德·巴內特(Ronald Barnett)、勞凱聲


法國公投對歐洲一體化的影響(2005.6.1)
  ——歐利維埃·季斯卡德斯坦(Olivier Giscard d’Estaing)、吉百爾·瓦舍曼(Gilbert Wasserman)、鄭羽、鄭園園


新生物技術時代的轉基因食品,種籽,農業和新型管理(2005.4.22)
  ——皮埃爾·卡藍默(Pierre Calame)、阿爾諾·阿伯特蓋(Arnaud Apoteker)、奧利維埃·蘭克(Olivier Ranke)、程國強


婦女問題:受教育權和社會參與(2005.3.3)
  ——弗朗索瓦·嘎絲芭(Francoise Gaspard)、瑪麗—維克德娃·路易(Marie-Victoire Louis)、黛安·佩倫斯(Diane Perrons)、蔣永萍


大眾健康與社會(2005.1.31)
  ——馬塞爾·德律雷(Marcel Drulhe)、景軍、陳功


2004年

城市生活中的問題與優勢(2004.11.23)
  ——安托萬·盧比埃(Antoine Loubi?re)、喬治·阿馬爾(Georges Amar)、盛廣耀、賈海峰


作為當今世界的記者,其職能、責任與權限是什麼?(2004.10.26)
  ——中法記者帕特裡斯·巴拉(Patrice Barrat 法國) 、卡特琳娜·塔爾特(Catherine Tardraw 法國)、王克勤和梁思奇


農產品交換與平等貿易(2004.9.29)
  ——中法學者皮埃爾·瓊森 (Pierre Johnson ) 、皮埃爾·瓦漢 (Pierre Vuarin )、程國強和葉東亞


法國畫家眼中的中國(2004.8.10)
  ——畫家方索(Francois Bossiere)豪朗(Roland Buraud)


地方區域治理新思維(2004.6.24)
  ——皮埃爾·卡藍默(Pierre Calame)、迪埃茲、馬莎、謝揚、魏后凱


統一與多樣化:文化與整體的認同、寬容與多樣化(2004.5.26)
  ——吉爾·德拉諾瓦(Gil Delannoi)、於碩、張小軍


均衡發展與協同治理(2004.4.3)
  ——皮埃爾·卡藍默(Pierre Calame)、許紀霖


全民教育,幫助個人與社會迎接挑戰(2004.3.25)
  ——張彥春、朱寅年、讓·保羅·德拉特(Jean-Paul Delattre)、布律諾·德克魯瓦、伯吉特·布魯斯特曼


全民教育,幫助個人與社會迎接挑戰(2004.3.24)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藍建、《現代教育報》總編輯張彥春


世界社會論壇與全球化(2004.1.17)
  ——釋達多(Siddhartha)、馬科斯·阿魯達(Marcos Arruda)等


世界社會論壇代表訪談——公民社會與治理變革(2004.1.16)
  ——皮埃爾·卡藍默(Pierre Calame)、王焱、陳嘉映


2001年

環境:人類與自然(2001.12.10)
  ——拉比·布格拉(Larbi Bouguerra)、王毅


農業和農民——永恆的主題(2001.12.9)
  ——西爾維奧·馬扎羅裡(Silvio Marzaroli)、馬修·卡藍默 (Mathieu Calame)、謝揚、崔國順和時建富


復合思維及其他(2001.12.9)
  ——愛德加·莫蘭(Edgar Morin)、雷頤、張冰、董強、於碩


二十一世紀的城市居民(2001.12.8)
  ——杰麗·艾爾德裡加(Jelly Eldridge)、羅薩·德·培納(Guzman de Pena Rosa Esperanza)、克裡斯蒂納·阿爾馬贊(Cristina Alhazan)、譚明明


未來社會的價值和管理(2001.12.6)
  ——皮埃爾·卡藍默(Pierre Calame)、蔣亞平


跨文化、跨宗教--反思與對話 (2001.12.5)
  ——亨利·保厄(Henry Bauer)、亨利·保厄(Henry Bauer)、趙軼峰和於碩


大學:神聖的教育和神聖的責任(2001.12.4)
  ——愛德加·莫蘭(Edgar Morin)、趙毅


外國學者眼中的中國社會(2001.12.3)
  ——蘇罕·埃克曼(Edgar Morin)、讓·維杜(Edgar Morin)、陳彥



胡錦濤 成龍

柳斌杰 省部班

蘇榮 曾光

劉魁立 吳崑茂

閃淳昌 修濟剛

韓進 江亦曼

劉亞春 徐永光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7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